状态模式

2022/4/10 设计模式 大约 1 分钟

状态(State)模式的定义:对有状态的对象,把复杂的“判断逻辑”提取到不同的状态对象中,允许状态对象在其内部状态发生改变时改变其行为。

状态模式是一种对象行为型模式,其主要优点如下:

  • 结构清晰,状态模式将与特定状态相关的行为局部化到一个状态中,并且将不同状态的行为分割开来,满足“单一职责原则”。
  • 将状态转换显示化,减少对象间的相互依赖。将不同的状态引入独立的对象中会使得状态转换变得更加明确,且减少对象间的相互依赖。
  • 状态类职责明确,有利于程序的扩展。通过定义新的子类很容易地增加新的状态和转换。

状态模式的主要缺点如下:

  • 状态模式的使用必然会增加系统的类与对象的个数。
  • 状态模式的结构与实现都较为复杂,如果使用不当会导致程序结构和代码的混乱。
  • 状态模式对开闭原则的支持并不太好,对于可以切换状态的状态模式,增加新的状态类需要修改那些负责状态转换的源码,否则无法切换到新增状态,而且修改某个状态类的行为也需要修改对应类的源码。

# 示例

为了减少if else 结构,将判断变成对象内部的一个状态,通过对象的状态改变,让其拥有不同的行为。

function stateFactor(state) {
    var stateObject = {
        _status: "",
        
        state: {
            state1: function () {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},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state2: function () {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}
        },
        
        run: function () {
            return this.state[this._status]();
        }
    }
    
    stateObject._status = state;
    
    return stateObject;
}

stateFactor("state1").run();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上次编辑于: 2023年7月4日 09:36